7月18日,163am银河线路“乡遇”社会实践调研团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村展开第三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当铺地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村主任接待了调研团队。
上午9点,团队抵达当铺地村,在解说员范女士的讲解下,成员们参观了当铺地村的东方红精神教育展馆,对村子的历史及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据介绍,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当铺地村,全村总面积10360亩,耕地面积5050亩,林地面积3500亩,3160口人。支部大队曾经叫东方红大队,因老支书陈洪恩而闻名。在陈洪恩老支书85年的人生岁月里,他带领村民战天地斗风沙,植树造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锻造出艰苦奋斗的“东方红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部战天斗地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改天换地旧貌新颜的创业史。村党总支在谋划发展、开展工作的同时,始终不放松自身建设,不断赋予东方红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定地跟党走。经过长时间的奋战,当铺地村从一个“万亩沙海三棵柳”的穷沙窝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林成网、田成方的“鱼米之乡”。
随后,村党支部负责人王臣带领团队成员前往党群服务中心,对村内的相关政策及发展做出了相应的介绍。在当铺地村 东方红精神薪火相传,历届班子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打造了苗木繁育、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三大主导产业。苗木产业在陈洪恩老书记次子陈国安的带动下,发展到3000多亩,全村人均达到1亩,亩均年收益1万多元。村党总支牵头组建了东晨养殖合作社,带动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200多栋。规划打造了一条集红色教育、农家乐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进入当铺地村约100米,就会看到陈洪恩当年保留下来的一块沙包和两棵柳树,称为“教育沙包”和“翻身树”,党总支借此带领给党员、群众和学生们回顾当铺地村治沙造林的历史,教育下一代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本次调研,使成员们对当铺地村的发展历史和东方红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将老一辈东方红人所开拓的“东方红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同学们的心中,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当前中国乡村振兴的发展实际,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而奋斗。
图/吕玥 文/刘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