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7日,第十三届全国基坑工程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可回收锚索技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由163am银河线路、清华大学、山东省深基础与地下工程协会主办,163am银河线路、163am银河线路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院、163am银河线路基坑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基坑工程领域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基坑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向。
163am银河线路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吴臻,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润晓,清华大学教授宋二祥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龚晓南,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刚,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卫东等国内基坑工程著名专家作主题报告。163am银河线路院长张庆松主持会议开幕式。
吴臻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奋战在工程建设与科研教育一线的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进程的加快,基坑工程学科发展需要聚焦科技前沿,引入更多创新理念和高新技术,推动多学科交叉、跨领域协同和产教融合创新。他强调,163am银河线路积极探索有组织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新模式,在基坑工程领域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紧盯经济社会需求,提出“深基坑支护永久化、浅基坑支护全回收、基坑岩体科学利用”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完成了《深基坑永久支护技术规程》《全回收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等系列标准修订,编制了山东省《土岩双元基坑支护技术标准》,出版了《地下结构群深基坑工程》《土岩双元深基坑工程》等系列专著,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为解决多项国家工程难题贡献了山大智慧和力量!他表示,推动基坑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控制技术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型,更好解决“卡脖子”问题,引领地下工程学科及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地下工程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他倡议各位院士、各位专家与163am银河线路一同开展有组织的、有系统的“大科学”研究,不断推进重大科研任务基础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设计,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润晓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大会以“基坑工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基坑支护理念和发展方向”为主要研究任务,有助于了解当前基坑工程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也有助于明确工程质量安全提升的方向和路径。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充分讨论,一同助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施质量强国、强省战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宋二祥表示,基坑工程研讨会已经成为基坑工程领域重要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平台。本次大会是对163am银河线路基坑工程研究中心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山东省基坑工程领域发展的认可。他强调,基坑工程领域发展靠创新,而创新则需要交流和探讨。本次大会汇聚了全国顶尖的科学家、行业精英和技术先锋,共同探讨基坑工程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前沿技术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也为基坑工程学科建设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幕式上,163am银河线路基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连祥介绍本次大会筹备过程,并作题为《基坑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的主旨报告。
学术交流环节,龚晓南院士作题为《〈基坑工程手册〉新版简介及几个工程案例介绍》的报告。龚院士从基坑工程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挑战入手,深入剖析了基坑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当前基坑工程领域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加强科研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完善标准体系,进而推动基坑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卫东作题为《软土超大规模基坑工程技术创新与实践》的主旨报告。王卫东深入探讨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尤其是软土地区,如何实施超大规模基坑工程的创新技术与成功实践。通过分享前沿设计理念、施工技术革新及工程管理经验,他旨在为大家提供解析关键技术难题的策略方法,以及创新案例对提升工程安全、效率与环境友好性的重要贡献,为同类工程提供宝贵参考与启示。
郑刚作题为《基坑工程创新技术与案例分析》的报告。他从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设计理念、监测方法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当前基坑工程领域的创新技术和成功案例。通过案例分析,郑刚展示了基坑工程创新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巨大作用和价值。
本次大会从主旨选题、分论坛设立、会议征文等方面进行精心策划和准备。通过广泛征集征文和严格评审,最终选出了48篇优秀论文编入电子论文集《基坑工程技术新进展》。大会设置3个分会场,共安排学术报告31个,分会场报告35个,为历届之最。
本次大会正式注册代表393人,实际现场参会人数超500人,线上参会人数8999人,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师生参与本次会议。
文:汪楚涵、张尚儒